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首爾行總結

 
 
明天啟程去紐西蘭,
要趁今天寫好首爾行的總結,
即使寫得不完備,
也好過變成陳年回憶錄。
 
 
首爾回來,
跟不同朋友交流,
原來喜歡和不喜歡的首爾的人一樣多。
我見FB上有朋友在首爾買和吃得不亦樂乎,
大概她們是大伙兒,
夠熱鬧,
加上已是老馬識途,
吃的東西好像都很吸引,
她們喜歡首爾是自然的事。
 
 
還有一批比較年輕的舊生,
我知道他們去首爾,
男的是為吃,
女的就是為買護膚品。
上文已經講過,
在香港買護膚品很方便,
我亦有自己用開的品牌,
不用山長水遠去買,
但各人有各人喜好,
我就是知道有舊生的另一半在首爾買得不亦樂乎。
至於男生,
可能他們真的比較年輕,
吃東西的口味也不同於我,
大家很難交流。
舉個例子,
在燒排骨上面淋一大嚿芝士,
就一定不是我杯茶了。
 
 
至於不喜歡首爾的朋友,
大都是怕了它沒完沒了的樓梯。
也有朋友對首爾人沒有很大好感。
主要是認為他們比較粗魯,
例如在街上走,
若認為你阻路,
便會不猶豫地撞開你。
我對這也印象不淺,
一次是在護膚品店門外,
給店員拖入店內,
雙方角力一輪我才掙脫。
(舊生的太太也有這經驗。)
另一次是晚上在明同散步,
給人撞了幾次,
最初還以為自己的背包礙路,
可是那人行路分明很寬敝啊!
 
 
也有一次,
我在地鐵讓座,
結果那位婆婆用手壓著我的肩膀,
不讓我站起來讓座給她。
當時我有點愕然,
因為在香港,
若對方不接受讓座,
一般只會口頭上客氣地拒絕,
從來不會動手也動口的。
 
 
後來跟舊生吃飯,
他對首爾的印象與我十分相近,
就是我們不太喜歡那兒很多商店都有講普通話的店員。
 
這種方便,
結果令我們失去了人在異鄉的新鮮感。
 
 
這次是我第二次去首爾,
上一次已是十年前,
那時人在明洞、梨花女子大學一帶,
街頭不見半個漢字,
店員亦沒有一個會說普通話,
我們想買點街頭小吃也不成。
 
可是當時的當地導遊是山東人,
聚了韓國太太。
他告訴我們,
因為近,
不少山東人都會到韓國工作,
他便是其中一個。
 
這次首爾行,
我聽到太多店員跟我說普通話,
於是就想到,
不知他們是因為首爾發展旅遊業而聘請的外勞,
還是這些人早已在首爾落地生根,
只是乘著旅遊業興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瑣事一則:
 
回程在機場見一女子臉纏紗布,
最初以為她遇到甚麼意外,
仔細觀察,
相信她應是整容之後,
不待復原便匆匆回家。
 
 
也不是一定不會再去韓國,
但目標應放在自然景色和博物館,
否則不如一年多去幾次台灣。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行在首爾

 
人在首爾,
走了不少路。
 
一來因為沒有坐的士,
不能有專人把我帶到目的地;
二來即使上網,
我拿著電話看著地圖,
仍會走了不少寃枉路。
 
順帶一提,
在首爾自由行,
朋友介紹一個地圖,比較好用,但要另行下載,
不是我們慣用的google map。
我這次也覺google map不太好用,
記得我在台灣,或者英國使用google map,
都能顯示街道上的商店或建築物名稱,
但這次在首爾使用時,
因為店舖資料奉欠,
我很多次都要憑感覺向一個方向行,
到發現地圖上的箭咀向不對的方向前進時再走頭。
 
另外,
我也試過幾次在馬路兩邊search同一間店舖,
位罝竟然可以不同。
 
當然,因為我只是一個人,
無論多少寃枉路,
我都不會向自己發脾氣。
如果同行的還有碼頭,
可以想像,
他既不會找路,也不會問路,只會黑著臉,然後不承認自己黑臉,不承認自己會令人難受。
 
 
 
下面幾張照片,
我不是為了寫BLOG拍的,
而是為了認路。
 
一個人獨遊在外,
這也是一個聰明的方法吧!
用影片記下自己走過哪裡,
回頭走時便不易迷路。
要知道,
我是個超級路盲啊!
 



 
 
街頭漫遊,
有時也不為去甚麼特定目的地,
可能真的只是逛逛走走,
四處看看,
這是我的旅遊樂趣。
 
說來可笑,
在我腦海中最深刻的外遊經歷,
幾乎全是我在街頭亂走或者呆坐咖啡店的情境。
雖然每次也有吃喝和購物,
但與別人的喪吃和喪買,
程度應該還差很遠。

 
 

 
某夜,人在明洞,
轉到一條全買化粧品護膚品的街。
百貨公司八點半都關門了,
這街上的商店算是比較晚關門。
 
那個晚上有點涼風,
我吃飽飯,
走在街上,
行人路十分寬敞,
可供我放慢腳步。
 
這街兩邊盡頭,
都有街頭藝人在獻技,
想到韓國娛樂圈精英雲集,
不知他們是否滄海遺珠呢?
 
 
 
這次首爾行,
其實只有三個全天活動時間,
很多地方都沒有去,
倒是走的時候因為坐的士去機場,
友善的司機向我介紹不少景點,
還拉下車窗讓我拍照。
下面這個是國家銀行,
司機不斷跟我說,
入面有許多錢呢!
 
 
談到首爾行,
不能不說,
首爾的地鐵真是可怕地多樓梯。
我出發前不久看了韓國電影屍殺列車,
人在首爾,
我就明白為甚麼電影中那麼多鏡頭是拍喪屍在樓梯上湧上湧落。
 
 
說這些樓梯難走嗎?
是要花點氣力,
還要有心理準備,
因為首爾的地鐵有很多層,
若再加上轉車,
出一次街來回兩程地鐵可能要走十多次樓梯;
萬一轉車時看錯路線,
那就代表你又要爬多一兩次樓梯了。
 
幸好,因為大部份樓梯都十分寬闊,
若沒有氣力,
便慢慢走吧!
絕不會阻到別人的。
 
下面這照片的樓梯算是最窄的一條,
它是我回酒店的那個地鐵站出口的樓梯,
若是夏天,
去完街返酒店還要爬樓梯,
真是苦不堪言啊!
 
所以,在首爾第二天,
我會知道,
無論夏天冬天,
都不可能與家中那位黑臉神來首爾。
 
 
 
下一篇,
首爾行最後一篇,
寫一下我對首爾的印象。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買在首爾

去首爾,
出發前說好要買的東西,
只有米這一樣東西!
 
是有點不合潮流吧!
人人都說去首爾買面膜和護膚品,
但面膜這東西,在香港買的話很方便;
至於護膚品,我已有一直在用的幾瓶,
未到添置的日子,
勉強買回來也只是放在一旁。
 
 
去到首爾,
吃了幾次飯之後,
覺得韓國米不是很吸引,
不值得我抬回來。
 
 
至於水果,這是我在常在外地買回香港的東西。
在首爾幾天,
我主要在樂天百貨的超市買到水果,
葡萄的樣子不太吸引,
我沒有買,
只買到南水梨和一個像柑的物體,
前者質素一般,
倒是那個像橙又像柑的物體,多汁好吃,
我買了四個回來。
這東西,我在香港沒有見過,
但當時在首爾所見,
應是時令水果。
 
 
最後,
多得FB,
朋友讓我有些頭緒,
知道哪些品牌的東西好用,
所以最後也收穫豐富。
 
 
 
 
 
 
這樣粉底很薄很貼,
我覺得相當好用。

 
 
買來這個鼻貼,
今天才試用,
清潔和收緊毛孔的效果相當不錯。
用完之後,
我應該會在香港找找它的踪影。

 
 
因為逛街遇到這隻店中的小狗,
我被吸引進去,
結果買了一個韓國通街可見的背包。
但回到香港之後,
我覺得那背包很大,
對我來說不太實用。

 
離開前的一天,
本來想去南怡的,
但發現交通需時,
即日來回的話,
要晚上才回到首爾,
結果我在明洞逛了一整天。
 
穿去首爾的一對鞋,
曾伴我去過長途旅行,
但在首爾,
可能真是走了太多樓梯,
一雙腿比平日勞累,
結果在樂天一看見這對鞋便愛上,
付款後便立即穿上。
它是我擁有的最昂貴的一對鞋。
 
 

 
噢, 幾乎忘了。
朋友介紹了WHOO的鹿茸面膜,
我先前真的沒留意這牌子。
見到三百多元一枝面膜,
見只是中價位置,
便買了回來。
 
用過一次,未見驚喜,要勤力點多用幾次才知道它的威力。
 
 
(我最近一直用FRESH的產品,對它的黃豆洗面奶和面膜都很有好感。)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吉野家一幕

話說某天在吉野家吃下午茶,
遇到一對父女,
幸好當時我已差不多吃完,
否則就會忍不住笑起來,
說不定會給人痛罵呢!
事情很簡單,
應是那大約一年級大小的女童本來擁有一枝筆,
可是,
她把那枝筆跟同學交換了一粒blue tack。
只見那對父女才坐下來,
做父親的便不停責備女兒。
他的話大概只有兩句:
一、你給人搵笨
二、以後人家拿粒鼻屎給你換你也會甚麼也換給人
本來只是平常的對話,
那父親不停直綫抽擊,嘲笑/責備女兒將來會換粒鼻屎回來,
而那女兒就一句話也沒有說,只在捱罵,
可能情境太詭異了,
我覺得好好笑,
唯恐自己真的忍不住,
只好立即把汽水喝掉走人。
回來之後,
想向碼頭覆述這事,
結果終於哈哈大笑說不出來。
最後,話是說了,但支離破碎,碼頭只知我在笑得半死,
完全不能領略事情的荒謬可笑。
不時見到有人在FB分享,
說養兒育女的事是自己的事,旁人不得指手劃腳。
我相信一定不少人扮專家,
令已經肩負百斤重擔的家長很不好受,
所以他們才會有這些感受。
但,一個人不會因為做了父母便變得懂得教育小朋友;
同樣, 一個人,即使沒做過父母, 也不代表他沒有這方面的心得。
大概是,一個人如果有點學識(不是學歷),
有點同理心,有點表達技巧和有點耐性,
便具備教育小朋友的基本條件。
我經驗所得,香港父母做得不足的,
大多是表達技巧不足,
然後就是缺乏同理心,
不是以為小朋友太幼稚,
就是以為他們已是大人。
我自己有時跟朋友或小輩講起養育小朋友,
通常只勸他們不要讓小朋友過早使用電腦手機。
不少父母以為上網是大勢所趨,小朋友無妨早點接觸,
獨不知網上只是資訊,不是知識,
而且上網不難學,("學上網"是套用不少人的講法,他們不會說"學電腦")
三十歲學跟二十歲,到達彼岸的速度不會有很大差別,
常常有些人說自己的電腦/網上知識不及年青一代,
我覺得那不是能力問題,
只是取捨問題。
某天,在地鐵見到以下畫面,
相當驚訝,
偷偷拍下來。



遲點才接觸手機,
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我只是總是覺得父母是因為懶得照顧小朋友,
才用各種理由讓他們拿著手機過日子。